李雨农先生 |
|
作者:佚名 来源:中医药网 更新:2004-5-29 [ 字体:小 大 ] |
李雨农,四川省乐山市人,出生于1920年3月27日。1939年考入四川成都华西协和大学医科。1944年6月至1946年6月为华西协和大学医院实习生,1946年6月至1947年6月任华西大学医院外科住院医师,1947年6月至1950年历任重庆中央医院住院医师和外科住院总医师。 1951年调任重庆第一中医医院任外科副主任,并根据西南卫生部钱信忠部长、鲁之俊副部长指示研究当时民间流行的中医枯痔疗法、中医肛瘘的挂线疗法和中医骨折疗法。 1952年重庆市以李雨农为组长组成“重庆痔瘘小组”赴北京汇报研究成果,受到卫生部的支持与肯定。由于继承和整理“中医枯痔疗法”和“肛瘘中医挂线疗法”作出贡献,卫生部给予重奖,并在北京中直六院举办多次肛肠学习班,为全国培训了大批肛肠专业骨干,其中许多人许多人至今仍活跃在全国各医院肛肠科。 1953年李雨农在北京中华医学会先后作了“中医枯痔疗法”和“中医挂线疗法治疗肛瘘”的学术报告,引起医务界的高度重视,报纸、电台、中国画报相继在国内外宣传报道,促使我国肛肠专业队伍迅速壮大。卫生部决定,调李雨农在中医药研究院组建外科研究所(现广安门医院前身),后因故返回重庆。 1954年李雨农首次在《中华医学杂志》上报道了中医枯痔疗法的临床经验,其后总结经验,取其精华,弃其缺点,1956年又在《中国外科杂志》上发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痔的研究成果,采用10%氯化钙注入内痔,从而成为我国注射疗法治疗内痔的重要操作规程。李雨农采用大剂量、高浓度液注射内痔,获得了中医枯痔疗法相似的结果,称为枯痔注射疗法,将国外采用的注射疗法称为硬化注射疗法。 1957年李雨农在《四川医学论文集》上发表“切开挂线”治疗肛瘘1200例的论文。他采用中医挂线法,结扎处理肛门括约肌仅切开瘘道皮肤及皮下组织,因而既保护了肛门括约肌的功能,又减少了结扎皮肤时引起的痛苦,缩短了疗程。他首先介绍了胶线挂线,并将胶环、药线和一般丝线进行了比较,提出了新论点,引起了医务界的普遍重视。 “文化大革命”时期,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李雨农仍坚持研究工作。通过10年的反复临床实践和研究,发现注射枯痔疗法的不良反应,并注意到和治疗后痔再次复发的原因,是未处理外痔的结果,因而将氯化钙改为胺钙混合液,降低了氯化钙的浓度,防止了术后大出血和钙的局部沉着而致的不适;同时切除外痔,切口形成以肛门为中心的放射状裂缝;另外采用小剂量神经阻滞麻醉法为肛门手术奠定了更安全有效的基础,同时配制“三号长效止痛针”,解除了病人术后疼痛,综合形成了对混合痔的独特疗法,称“枯切疗法”。该成果1977年通过省级鉴定,获四川省级科技成果二等奖。1979年“枯切疗法”又获全国科技大会成果奖。 1978年李雨农为四川培训3批主治医师职称以上医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学习班,获得良好效果。 1979年李雨农运用直肠粘膜下四方柱状注射法结合直肠后间隙高位注射治疗三度直肠脱垂其成果曾在《中国肛肠病杂志》上发表并通过科研成果鉴定,获重庆市科技成果三等奖。 1980年李雨农在全国肛肠学会福州会议上,首次介绍了国外专家提出的痔“衬垫下移学说”,证明衬垫是正常的结构,应尽量保护。 1983年全国肛肠学会昆明会议上,李雨农首次提出“瘘管内口及主管以肛门为中心放射状切开其余管道药线引流”治疗复杂性肛瘘,该疗法既保护了臀部的外形,又保留了括约肌功能,成为1984年6月四川省卫生厅国庆35周年献礼的重点项目之一。《四川省医药卫生科学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枯切疗法”为四川省居全国领先的医药科研项目。 1986年重庆市科委在重庆召开“枯切疗法”会议,总结全国运用“枯切疗法”治愈各类病人13万例,效果满意,通过鉴定获四川省科技成果推广二等奖。在到会代表的要求下,在重庆市科委支持下,由李雨农主编的《中华肛肠病学》专著于1990年出版并获得科技成果三等奖。 1989年李雨农退休后继续研究工作,在广州完成尽可能保护衬垫和全部切除外痔的肛门矫形术,术后病人多感满意。他在研究痔和瘘治疗的同时,注意到切断肛门内括约肌治疗肛裂可给病人带来后遗症,因此他采用暂时松解肌肉的方法,解除内括约肌痉挛治疗肛裂。另外,基于他对长效麻醉药及注射法的研究,目前已达到无痛治疗肛门疾病,直至创口愈合的效果。 半个世纪以来,李老为中国肛肠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是中国肛肠学科的重要奠基人和开拓者,现年李老已年届83岁,但他仍然孜孜不倦地努力钻研业务,提高技术水平,老骥伏枥,令人敬佩。
|
文章录入:秋夜荷塘 责任编辑:秋夜荷塘 |
|
上一篇文章: 喻德洪教授
下一篇文章: 张庆荣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