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肠健康网-肛肠疾病综合信息,介绍肛门直肠生理解剖、疾病分类图示、专业研究进展及预防保健常识。
首页 | 肛肠解剖 | 肛肠疾病 | 特色医疗 | 影像资料 | 医疗信息 | 医疗动态 | 预防保健 | 中医文化 | 休闲驿站
导航: 肛肠健康网 > 中医文化 > 中医理论 > 文章正文
专题栏目
最新热门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痔瘘一抹灵 祛除肛肠病
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诊断方法 疾病的鉴别
中医诊断方法 辨证 卫气
中医诊断方法 辨证 六经
中医诊断方法 辨证 脏腑
中医诊断方法 辨证 气血
中医诊断方法 辨证
中医诊断方法 八纲 虚实
中医诊断方法 八纲 寒热
 ¤ 中医诊断方法 辨证 三焦辨证          
中医诊断方法 辨证 三焦辨证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中医药信息网 更新:2004-6-18 [ 字体: ]


  自清代医家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以上、中、下三焦论述温病的证治以来,三焦辨证就成为温病辨证的方法之一。这是依据《内经》关于三焦所属部位的概念,在《伤寒论》及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的基础上,结合温病传变规律的特点而总结出来的,着重阐述了三焦所属脏腑在温病过程中的病理变化,证候特点及其传变的规律。

  三焦辨证是在阐述上、中、下三焦所属脏腑病理变化及其证候的基础上,同时也说明了温病初、中、末三个不同的阶段。三焦辨证认为:温病一般始于上焦手太阴肺,然后传入中焦脾胃,最后终于下焦肝肾。但是,由于温病有风温、春温、暑温、湿温、秋燥、伏暑、瘟疫等不同种类。因此,它们的发病和传变规律不尽相同。如暑温初起,即可表现为中焦病证。此外,三焦病证亦可以相兼互见。如湿温初起,多上、中二焦同时发病。

  在三焦辨证中,邪在上焦主要表现为手太阴肺经和手厥阴心包经的病变。病在中焦则表现为脾胃功能障碍的证候。邪入下焦,主要反映出足厥阴肝和足少阴肾的病变。上、中二焦病变,多属实证。下焦病变,多为虚证。

上焦病证

  风热袭表证:指风热邪气,侵袭肌表,影响肺卫功能所形成的证候。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咳嗽,口微渴,舌苔薄白,脉浮数。

  热邪壅肺证:指热邪壅滞于内,肺气闭郁所形成的证候,症见发热汗出,咳嗽气喘,口渴,苔黄脉数。

  邪陷心包证:指温热痰浊病邪,内陷心包,蒙闭心窍,扰乱心神所致的证候。症见发热,神昏谵语,舌蹇肢厥,舌质红绛,苔黄或黄腻,脉滑而数。

中焦病证

  胃经热织症:指胃经火热,弥漫充斥,耗气灼津所表现的症候。症见壮热不恶寒,反恶热,面赤气粗,汗出口渴,舌苔黄燥,脉象洪大。

  肠道热结证:指火热邪气与肠道积滞相互搏结,以致肠道腑气不通所表现的证候,叫做肠道热结证。症见发热,日脯尤甚,甚则神昏谵妄,腹胀便秘,小便短赤,苔黄黑焦燥,脉沉而有力。

  湿热困脾证:指湿热之邪侵袭,气机郁阻,脾胃功能障碍所致的证候。症见身热不扬,不为汗解,缠绵难愈,胸闷脘痞,呕恶欲吐,身重肢倦,苔腻脉濡。

下焦病证

  热耗肾阴证:指温病后期,热邪久留,耗损肾阴所表现的证候。症见发热,夜热早凉,或午后热甚,颧红,口干咽燥,精神倦怠,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舌质光红,舌体瘦小,脉沉细数。

  阴虚动风证:指温病后期,阴血大伤,水不涵木,虚风内动的证候。症见手足蠕动或抽动,神情倦怠,心悸,舌红绛枯痿,或见舌体瘦小颤动,脉沉细弱。

  此外,温病其它许多证候亦都可以归纳入三焦病证的范围之内,如温热犯卫证、燥热犯卫证、痰热壅肺证、燥热伤肺证、热郁胸膈证等等,均属于上焦病范畴。热郁胆经证、暑伤气津证等,属于中焦病之列。气热动风证、营热动风证、热入营分证、血热动血证、血热动风证等,属于下焦病的范畴。


文章录入:云君    责任编辑:云君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