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肠健康网-肛肠疾病综合信息,介绍肛门直肠生理解剖、疾病分类图示、专业研究进展及预防保健常识。
首页 | 肛肠解剖 | 肛肠疾病 | 特色医疗 | 影像资料 | 医疗信息 | 医疗动态 | 预防保健 | 中医文化 | 休闲驿站
导航: 肛肠健康网 > 中医文化 > 中医理论 > 文章正文
专题栏目
最新热门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痔瘘一抹灵 祛除肛肠病
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诊断方法 疾病的鉴别
中医诊断方法 辨证 三焦
中医诊断方法 辨证 卫气
中医诊断方法 辨证 六经
中医诊断方法 辨证 气血
中医诊断方法 辨证
中医诊断方法 八纲 虚实
中医诊断方法 八纲 寒热
 ¤ 中医诊断方法 辨证 脏腑辨证          
中医诊断方法 辨证 脏腑辨证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中医药信息网 更新:2004-6-18 [ 字体: ]


  脏腑辨证,是根据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现、结合病因、八纲、气血津液等理论,将四诊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借以推究病因病机,判断疾病的部位、性质、邪正盛衰状况的一种辨证方法,是中医辨证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五脏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脏腑之间也存在着表里相合关系。因此,腑腑病证之间具有相互传变、交叉错杂的特点,从而可以形成各种各样的脏腑同病、数脏合病的证候。

  脏腑辨证具体来讲,可以从心与小肠病辨证、肺与大肠病辨证、脾与胃病辨证、肝与胆病辨证、肾与膀胱病辨证和脏腑兼证几方面探讨。

心与小肠病辨证

  心位居胸中,与小肠相表里,心主神明,主血脉,主汗液,主火,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声为舌。其心病常见证型如下:

  心气虚、心阳虚

  症状:二者共同脉症为心悸、气短、活动时加重,脉细弱或结代。兼见面色苍白、神疲体倦、自汗少气、舌淡苔白等症者,为心气虚;若见畏寒、肢冷不温、面色滞暗、胸闷痛、舌淡、紫暗而胖嫩者为心阳虚。若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口唇青紫、呼吸微弱、脉微欲绝、神志模糊甚至昏迷者,为心阳虚脱之危症。
  病因病机:多由久病体虚,或年老脏气衰弱,或汗下太过,或暴病伤阳耗气,或禀赋不足等所致。

  心血虚、心阴虚

  症状:二者共同症状为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若兼眩晕、面色不华、唇舌色淡、脉细弱,则为心血虚;若兼五心烦热、口咽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则为心阴虚。
  病因病机:多由于生化之源不足,或发于失血之后,或热病伤阴,或七情内伤,阴血暗耗等所致。

  心火亢盛、小肠实热

  症状:心中烦热或失眠、口渴饮冷、尿黄赤、舌尖红、舌体糜烂、脉数。小肠实热还可见尿血、尿道灼热疼痛等。
  病因病机:本证多因情志刺激,或六淫郁而化火,或过食辛辣、温补之品等所致。

  心脉痹阻

  症状:心前区或胸骨后刺痛或憋闷、心悸,甚则面青、唇紫、四肢发凉、舌质暗红或见瘀斑、脉细涩或结代。
  病因病机:本病多继发于心气或心阳亏虚之后,往往由劳倦感寒,或精神刺激,或痰浊凝聚等诱发。

  痰火扰心

  症状:轻者心烦不寐,面红,口渴,胡言乱语,哭笑无常;重者神志错乱,狂躁乱动,打人骂人。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病因病机:此由情志不遂,气郁化火,炼液成痰,或痰浊日久化热化火,或外感火邪灼津成痰等而致痰火犯扰心神。

  痰迷心窍

  症状:神识痴呆,或意识朦胧,喃喃独语,或神昏不语,喉中痰鸣,苔腻脉滑。
  病因病机:病由精神抑郁,气郁不舒,或感受湿浊邪气,气郁阻遏,痰浊凝聚,蒙蔽心窍所致。

[1] [2] [3] [4] [5] [6] 下一页  


文章录入:云君    责任编辑:云君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