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肠健康网-肛肠疾病综合信息,介绍肛门直肠生理解剖、疾病分类图示、专业研究进展及预防保健常识。
首页 | 肛肠解剖 | 肛肠疾病 | 特色医疗 | 影像资料 | 医疗信息 | 医疗动态 | 预防保健 | 中医文化 | 休闲驿站
导航: 肛肠健康网 > 中医文化 > 中医理论 > 文章正文
专题栏目
最新热门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痔瘘一抹灵 祛除肛肠病
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诊断方法 疾病的鉴别
中医诊断方法 辨证 三焦
中医诊断方法 辨证 卫气
中医诊断方法 辨证 六经
中医诊断方法 辨证 脏腑
中医诊断方法 辨证 气血
中医诊断方法 辨证
中医诊断方法 八纲 虚实
 ¤ 注36:痰饮和瘀血            
注36:痰饮和瘀血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中医药信息网 更新:2004-6-16 [ 字体: ]

痰饮

  痰饮,是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津液代谢障碍,由津液凝聚而成的病理产物。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外邪侵犯肺、脾、肾等脏,使水液敷布,排泄失常,或致三焦水道失畅,影响水液的正常代谢。乃致水湿停聚,酿成痰饮;如情志内伤,肝气郁结,气郁化火,煎熬津液而成痰;或素食肥甘、嗜酒,亦能引起湿聚而生痰,一般以质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通常多为合用。

  痰饮一旦产生,便能流窜全身,停聚各处,导致多种疾病发生。停留在肺,则出现喘咳、胸闷、咯痰;蒙蔽于心,可见胸闷、心悸、失眠、神昏、甚则狂癫;停聚于胃,会致脘闷痞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流于经络筋骨,可出现肢体麻木,半身不遂,或成痰核瘰疬,阴疽流注;痰饮上扰,可致眩晕、昏迷;痰气凝郁于咽喉,则咽部不适,常有如物梗喉感;饮停胸胁,可见胸胁胀满,咳嗽引痛;若留聚肠间,则肠鸣漉漉,甚至便溏腹泻。可见其害甚多,故有“百病多因痰作崇”之说。

瘀血

  瘀血,是指全身血脉运行不畅或局部血液停滞,或体内存在离经之血未能消散等病理状况。一般是由气虚、气滞、血寒、外伤等原因所致。

  盖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虚则血行无力,无力则血易停滞,从而产生瘀血;气滞则血凝,凝则成瘀;血寒则气涩,血液乃不畅,不畅则血易凝滞成瘀;外伤则血溢于经,离经之血停聚而成瘀。

  瘀血形成后,既会影响血液的运行,又能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引起各种病证。如瘀阻心络,会出现胸闷、心痛、口唇青紫、脉多结代;瘀阻肺络,可见胸痛、咳血;瘀阻于肝,则见胁痛、痞块症瘕;瘀阻于胃,可见呕血,胃脘作痛,大便漆黑;瘀阻胞宫,可致小腹疼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甚至崩漏;瘀在肢体,局部可见肿痛或青紫,甚则活动不利。

  尽管瘀血为病繁多,但临床表现多有共同特点:疼痛多如刺如割,且痛处不移而拒按;出血多紫暗而不鲜,或挟带血块;局部表现,可见青紫或瘀斑、瘀点、久之可触及肿块,按之不移。


文章录入:云君    责任编辑:云君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