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内生“五邪”是指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气血、津液和脏腑等生理功能变化而产生类似于风、寒、湿、燥、火外邪致病的五种病理状态。由于病起于内,不是由外邪所引起,故称作为生“五邪”,属于病机的范围,具体包括风气内动、寒从中生、湿浊内生、津伤化燥、火热内生。
风气内动
风气内动,即“内风”,是机体阳气亢逆变动而形成的一种病理状态。由于“内风”与肝的关系甚为密切,故又称其为“肝风内动”。形成原因甚多,一般可见热邪炽盛,燔灼肝经,热极生风;阴虚阳亢,风阳上扰肝阳化风;肝阳化风;阴亏或血少,筋脉失养,虚风内动等。
热极生风,多见于热性病的热盛期的极期。常见痉厥、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目睛上吊、并伴有高热、神昏、谵语等症。
肝阳化风,多由情志内伤,或操劳过度耗伤肝肾之阴,以致阴虚阳亢,为水不涵木,浮阳不潜,久之则阳愈浮而阴愈亏,终至阴不制阳,肝之阳气升动无制,阳化为风,形成风气内动。其症状轻则可见筋惕肌肉颤动,肢麻震颤,眩晕欲仆,或为口眼歪斜,或为半身不遂;甚则血随气逆而率然仆倒,或为闭厥,或为脱厥。
阴虚风动,多见于热病后期,阴液亏损,或由于久病耗伤阴液所致。临床可见筋挛肌肉颤动,手足蠕动等症,以及阴液不足虚热内生之症。
血虚生风,多由于生血不足或失血过多,或久病耗伤营血,因而肝血不足,筋脉失养,或血不荣络,则虚风内动,临床可见肢体麻木不仁,筋肉跳动,甚则手足拘挛,或屈伸不利。
寒从中生
寒从中生,又称:“内寒”,是指机体阳气虚衰,温煦气化功能减退,寒从内生,或阴寒之邪弥漫的病理状态。“内寒”的形成,多因阳气虚损,机体脏腑组织失于温煦,阴寒内盛所致。其产生多与脾肾阳气不足有关,尤以肾阳虚衰为关键。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内寒病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阳虚则阴盛,阴盛则内寒。常见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蜷卧喜暖,腹泻便溏,舌润不渴等温煦不足之症,以畏寒喜暖为基本特征。二是阳气虚衰,气化功能减退,而致阴寒内盛。临床多见尿频清长,涕、唾、痰、涎衡薄清冷,或大便泄泻,或发水肿等病症。此外,不同脏腑的内寒病变,其临床表现也各有特点:如心阳虚,则见心胸憋闷或绞痛,面唇青紫等;脾阳虚,则腹泻便溏;肾阳虚则腰膝冷前,下利清谷,小便清长,男子阳萎,女子宫寒不孕等。另外,阳虚内寒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有时还会出现真寒假热的病理表现,如面色反见潮红,但头汗出,脉虚大或滑数等。主要是亢阳衰微,阴寒内盛,格阳于外,故见外热之假象。
湿浊内生
湿浊内生,又称“内湿”。是指由于脾的运化功能(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湿)及输布津液功能减退或障碍,从而导致水谷不能化为精微而化生水湿痰浊,故“内湿”多因脾虚。
内湿的形成,多因素体阳气不足,痰湿过盛;或因恣食生冷,过食肥甘,内伤脾胃,致使脾阳不振或脾气损,失其健运之职,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津液的输布代谢发生障碍,而致水液不化,聚而成湿,停而成痰,留而为饮,或积而成水。因此,脾的运化失职可导致湿浊内困,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湿性重浊粘滞,易于阻遏气机,故在内湿形成之后,常随其湿邪阻滞部位的不同而各有其不同的病理现象。如湿邪留滞于经脉,则症见头重如裹,肢体重着,或关节屈伸不利。《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项强直,皆属于湿”。即是指颈项部分之筋肉,因为湿阻而不柔和,以致颈项强急而运动障碍。若湿犯上焦则胸闷咳嗽;湿阳中焦,则脘腹痞满,食欲不振,口腻或口甜,舌苔厚腻;湿滞下焦则腹肿便溏,小便不利;若水湿泛滥,溢于皮肤肌腠之间,则发为水肿。故《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湿胜则濡泄;甚则水闭浮肿”。
津伤化燥
津伤化燥,是指机体津液不足,机体各部组织器官和孔窍失其濡润,从而产生干燥枯涩的病理状态。又称为“内燥”。
多由于久病、久热,耗伤阴液;或高热而灼伤津液;或湿邪化燥等所致,由于体内津液亏少,不能内溉脏腑,外润腠理孔窍,故临床多见干燥不润之现象。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燥胜则干”。
一般来说,阴液亏损可产生内燥,而实热伤津亦可导致燥热内生。内燥病症,虽可发生于各脏腑组织,但以肺、胃及大肠为多见。
内燥的临床表现多为一系列津液枯涸失润现象,诸如形体消瘦,肌肤干燥不泽,起皮落屑,甚则皲裂,口燥咽干唇焦,舌上无津,甚或光红龟裂,鼻干目涩,爪甲脆折,大便燥结不通,小便短赤不利,干咳无痰,或痰中带血等症,故刘元素《素问玄机原病式》说:“诸涩枯涸,干劲皲揭,皆属于燥”。
火热内生
火热内生,又称“内火”或“内热”。是指由于阳盛有余,或阴虚阳亢,或由于气血郁滞,或由于热邪的郁结,因而产生火热内扰,机能亢奋的病理状态。
阳气过盛化火,即机体阳盛有余,机能亢奋,热极化火的病变。
邪郁化火,邪郁化火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外感六淫风、寒、燥、湿等病邪皆能入里郁滞,并从阳而化热化火,如寒郁化热,湿郁化火等。二是体内的病理性代谢产物(如痰湿、瘀血等)和食积、虫积等,均能郁而化火,主要机理是以上这些因素,易于导致阳气的郁滞,气郁则生热化火,因而形成实热内结。
五志过极化火,又称为“五志之火”。多指由于精神情志的刺激,影响机体的阴阳、气血和脏腑生理的平衡,导致气机郁结,气郁久则从阳而化热,因而火热内生。如临床常见的情志抑郁不畅,肝失疏泄,则常能导致肝郁气滞,气郁则化火,发为“肝火”病证。
阴虚火旺,此属虚火,多由精亏血少,阴液大伤,阴虚则阳亢,因而虚热、虚火内生。一般来说,阴虚内热多见全身性的机能虚性亢奋的虚热征象。而阴虚火旺,其火热征象则往往集中于机体的某一部位。如阴虚火旺所引起的牙痛、咽痛、骨蒸、颧红等,即为虚火上炎所致。
|